QQ猎鹰乐园
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是多少钱)

时间:2023-04-07 13:30:53   作者:QQ猎鹰乐园   来源:网络收集   评论:0

今天给各位分享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是多少钱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工资福利费计提比例是怎样的

工资福利费计提比例是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法律依据】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一条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行政单位福利费提取比例具体文件

根据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行政单位应根据工资总额的2.5%(不含离退休费)计提福利费,一般要求先提后用、专设账户、专款专用。

财政部、内务部1965年12月15日发布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费标准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费按工资总额2.5%提取

当年有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可按照不超过单位年度收支结余的40%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当年没有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可按照不超过单位年度收支结余的50%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各市、州、县(市)可参照上述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级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提取比例。

拓展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l)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参考资料

关于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  -财政部网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一般是多少

法律分析:福利费是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14%提取,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的费用,不包括职工集体福利设施购建支出(比如建盖医务室、托儿所、幼儿园的支出,这项支出列在“盈余公积”账户);有一些政策性的福利,如烤火费、某些岗位的劳动保护费等以及“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金”与“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一道计入“管理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一条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是多少

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 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 工资 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根据国税函〔2008〕264号文规定: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 法规 定扣除。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事业单位是否按14%计提职工福利费?

事业单位不按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工资总额的14%属于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不属于财政部规定的计提比例(会计处理应遵循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因此,职工福利费属于没有规定计提比例的情况。

事业单位福利费核算按编制人数定额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会计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福利费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扩展资料:

不得将应列入经营支出的项目列入事业支出,也不得将应列入事业支出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支出”科目,核算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

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当年事业支出收回时,作冲减事业支出处理,实际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业务成果或产品成本时,再从“产成品”科目转入“事业支出”科目。

年度终了,将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年终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事业单位应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 *** 预算收支科目中的“项目支出”级科目设置 *** 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支出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是多少钱、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如发现本站有侵权违规的文章需删除发邮箱903270485@qq.com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