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治(朱国治简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朱国治,以及朱国治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什么人?他真的是一个忠臣吗?
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一个大贪官,但是他也是一个忠臣,怎么也不会投降。据历史资料记录,朱国治出自于穷人家,原本是一个贡生,在清朝刚进关的时候,政局不稳,全国各地缺少官员,他便得了固安知县的职位,之后凭借着他圆润的性格,实现了大理寺卿,在顺治十六年的时期升迁至江宁巡抚。
朱国治做官多年,谋利众多,为祸村里,十恶不赦,在江南一带称之为是最大的贪官。朱国治亲自创造了奏销案、哭庙案、通海案三庄震撼江南的血案。在奏销案中,受到牵连的官绅超过13000之多;在哭庙案中,朱国治谋害那时江南知名才子金圣叹。在通海案中;因他而死的人更加是千者之众。
之后罪名传至京城,被贬职返乡。待康熙帝亲政时又再次录用了朱国治。康熙十一年,朱国治官拜云南巡抚。在岗期内,依然肆无忌惮谋利,向大理知府当众收受贿赂;因乱扣军饷,造成军队内战。再者,康熙帝本来的意思是让朱国治监控吴三桂的言谈举止,可是吴三桂打算举兵的各种信息,朱国治却并没有汇报给康熙。在江南地区,百姓们称朱国治是“朱白地”。
即天下第一贪官。总得来说,无论是前半辈子的做官道路依然是之后的再次任职,对百姓而言全是灾难,并没有做出任何功绩更是声名狼藉。也许针对朱国治而言,并没有向吴三桂缴械投降是他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也是仅有的非常值得后人称道的事了。也更是因为他不愿缴械投降吴三桂,才成为了三藩之乱中吴三桂杀的第一个高级官员。
过后,康熙帝虽说并没有予以他任何的封号奖励,也给了一条褒扬的点评:“仗节不屈,骂贼身死,殊可嘉悦”。因而,朱国治虽说拼死忠诚大清,但由于他的诸多劣行,并没有像别的在三藩之乱中身死的重臣相同获得对应的谥号。即便如此,由于朱国治死的过于惨烈,清朝廷依然是将朱国治的名字纳入“忠义”死难大臣之列,并在《清史稿》中被写进了“忠义传”中。
被吴三桂杀死的云南巡抚朱国治,制造了两桩大案,其实死得不冤吗?
朱国治是汉军正黄旗人,历任知县、知府等,康熙年间官至云南巡抚,后来因不从吴三桂叛乱,被吴三桂杀死祭旗。很多看过《康熙王朝》电视剧的朋友想必都为他觉得可惜,觉得他是一个大“忠臣”,死得冤。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忠臣”,却在顺治十八年制造了两桩大案,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很多官员被罢黜、流放。那具体是哪两个案子呢?
吴三桂
一、哭庙案
顺治十七年,江苏吴县县令任维初倒卖仓粮。第二年正月,顺治帝驾崩。二月初一,丧事报到江南,地方官设堂哭灵。过了两天,对任维初痛恨的一百多名诸生(一说18人)到孔庙哭灵,发泄对任维初的怨恨,将其告到府衙,时任知府朱国治接到诉状。审理时,任维初百般狡辩,他交代初到吴县,因为上司索求馈赠,没钱,只好这么干。
朱国治听后大惊失色,他不仅没有惩治任维初,反而诬陷诸生,向朝廷报告:县令催征招尤,劣生纠党肆横,震惊先帝之灵,妄图抗粮谋反。朝廷接报后立即派员调查,朱国治则大造声势,蒙哄过关了。七月,朝廷下旨,将金圣叹、顾伟业等18人处斩,其中还有8人的妻子、家产入官。朱国治本人亲临现场监刑。可以看出,哭庙案是一个血淋淋的冤案。
朱国治
二、奏销案
奏销案与哭庙案几乎在同一时期发生。奏销的意思是将征收的钱粮报部。奏销案就是一个与征钱粮有关的案子。明代以来,江南的赋税比其他省份要重很多,其中以苏州、松江为最,可能是因为那些地方比较富庶。因为徭役赋税重,所以交不起的人也很多很多。顺治帝去世后,康熙帝即位,因为年龄幼小,由索尼、苏克萨哈、鳌拜、遏必隆等4人辅政。
辅政大臣下令让吏、刑二部让各级官吏催征积欠钱粮。接到命令后,朱国治立即行动,到无锡、嘉定一带催交。六月,朱国治上疏,造册向户部报告苏州、常州、镇江、松江4府与溧县一个县欠交钱粮的13517名文武士绅,还有衙役254名,诬称他们“抗粮”。吏部作出了严厉的规定,根据规定,在籍士绅,或罢黜,或降职,有的还遭到鞭打。有3000多人被械送到刑部议处,第二年五月才送回。翰林院编修探花叶名霭因为欠钱1文,被革职。于是有民谣说:探花不值一文钱。真是“苛政猛于虎”。
从以上两个案子中朱国治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他对清朝来说是忠实走狗,对人民却过于凶狠,不择手段。康熙十年,由于看到他的忠心耿耿,康熙帝任命朱国治为云南巡抚,让他监视平西王吴三桂。从朱国治的种种举动来看,被吴三桂杀死,成为政治牺牲品,一点也不冤。各位看官,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康熙帝
《康熙王朝》朱国治为什么杀妻灭子?
因为朱国治不想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成为吴三桂的把柄,所以杀妻灭子以示决心。在本剧中,朱国治派人偷偷让莫洛开溜,自己就做好“死节”的准备了。
他杀了自己的儿女,逼着老婆上吊,自己孤身一人去质问吴三桂,以激怒吴三桂,让吴三桂杀了自己。这样他就可以对大清朝,对康熙“以全其节”了。
朱国治简介。
朱国治字平寰,辽东抚顺人,隶属清朝汉军正黄旗。顺治十六年,任江苏巡抚,在任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又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顺治十八年疏言苏、松、常、镇四府欠赋绅衿万余,均为抗粮,后全部褫革,是为“奏销案”。
又在哭庙案中,罗织罪名杀害苏州金圣叹、倪用宾等人。朱国治将哭庙文的起草人金圣叹作为首犯拘捕,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被判死罪,在南京三山街执刑。康熙十二年(1673年)被吴三桂所杀。
朱国治在历史当中 是个怎样的人?
朱国治朱国治(?—1673年),清朝汉军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正时欲胁降,他严拒,被杀。身为吴三桂将士分而食之,骸骨无一存。三藩之乱平定后,清廷将朱国治列入“忠义”死难臣子之列,加以褒扬优恤。《清史稿》中被列入“忠义传”中。
朱国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朱国治简介、朱国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如发现本站有侵权违规的文章需删除发邮箱903270485@qq.com联系站长
最新更新
-
04-08雨中冒险(雨中冒险2角色解锁)
-
04-08雨中岚山(雨中岚山歌曲)
-
04-08雨之神助(雨之神助54使用)
-
04-08雨衣品牌(雨衣品牌哪个牌子好)
-
04-08雨衣面料(雨衣面料方面的缺点)
-
04-08雨夜诀别(雨夜诀别歌词)
-
04-08雨夜剧场(雨夜剧情)
-
04-08雨燕油耗(雨燕油耗多少真实油耗)
-
04-08雨燕新款(雨燕新款国内什么时候上市)
-
04-08雨燕汽车(雨燕汽车仪表盘图标大全)